1什么是汽车HUD
临近春节,无论是回家过年还是外出游玩,相信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自驾车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手机导航已经成为大多数开车的朋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重要工具。那么问题来了,经常低头查看手机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可是如果我们车里没有HUD平视显示器,那么我们的手机又能否胜任充当HUD抬头显示的任务呢?这样做到底靠不靠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探讨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统一把HUD平视显示器简称为“HUD”。
高大上的汽车HUD 用智能机实现靠不靠谱
首先咱们先小科普一下什么叫HUD。HUD全称Head Up Display,中文名称为平视显示器。通俗的说就是把一些重要信息投射在视线正前方的玻璃上,既不遮挡视线同时驾驶员也不必低头关注仪表台。这项技术最早出现在战斗机上,渐渐才转变到民用级别。当然现在的轿车中即便原车就配置了HUD显示技术也基本都在30W以上的高级轿车中才会出现。
随着汽车改装市场不断壮大,我们在京东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HUD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跨度从几百到上千,手机发挥这些功能效果能达到专业设备的几成?日常驾驶有没有必要花钱购入HUD设备,看完文章后你心中一定会有答案。好了言归正传,首先来看多大屏幕的手机适合作为HUD来使用。
2手机HUD靠谱软件选哪些?
市场中主流的HUD设备一般都在5英寸至5.5英寸左右,因此我们找来了同样为5.5英寸屏幕的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来进行这次体验,分别是魅族Pro5和苹果iPhone6S Plus。考虑到一些手机的HUD应用并不支持横屏显示(例如高德地图、凯立德地图等),因此手机屏幕大小对整体体验并没有太大影响。
安卓(左图)与苹果(右图)HUD软件苹果更加丰富
本次体验的软件主要选择主流的导航软件,包括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和凯立德导航。另外还有几款评分以及好评不错的HUD软件。其中IOS版本的有AwesomeHUD、HUD、NavierHUD。安卓版本的只有NavierHUD。不得不说,苹果商店的选择性以及应用的稳定性都要高于安卓,另外,由于安卓的商店不同,搜索HUD软件的数量也不同,甚至有的商店中根本就没有相关应用。
高大上的汽车HUD 用智能机实现靠不靠谱
手机与专业HUD设备相比,由于不支持链接汽车的OBD接口,因此无法获取行车电脑中的信息。例如油耗、发动机信息、电瓶信息、胎压等内容。所以手机当作HUD使用,原理是通过GPS模块计算速度与导航信息,通过重力感应器计算加速度动态图,通过手机电子罗盘可以显示指南针功能。个人认为这些功能已经基本覆盖日常驾驶中经常会用到的信息了。
3安卓苹果软件体验各不同
由于安卓商店中关于HUD稳定和靠谱的应用不多,因此最后选择了NavierHUD这款应用介绍。这款应用在不花钱的情况下,很显然安卓要不苹果可玩的东西要多。虽然苹果的可视化选择无论是种类还是效果都要美观一些,但是都需要收费购买的。
安卓版NavierHUD颜色全部开放
iOS版NavierHUD解锁需要付费(绿色效果最佳,土豪尽情尝试其他)
在HUD的颜色选择上,NavierHUD提供了8种颜色可供选择。相信你很容易就能选择到一个喜欢的颜色。但经过实际体验,例如橙色、黄色这类偏暖颜色很容易“融化”在暖暖路灯光之中。而像白色、蓝色这类偏冷的颜色,经过卤素大灯、氙气大灯、LED大灯等由暖到冷的轮番对面轰炸,结果是很难看清楚。平心而论,绿色才是相对容易在光污染中存活下来的颜色。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在苹果的NavierHUD应用中,绿色是唯一免费开放使用的颜色的原因。
除了NavierHUD,我们日常中主流的地图软件也都添加了HUD抬头显示功能,在高德导航、百度地图以及凯立德地图中都加入了该功能。与NavierHUD不同的是,地图中的HUD只提供导航信息,其他的信息无法显示。
体验上两点可以吐槽的是,这些地图软件只支持竖屏投射HUD信息,并不支持横屏,屏幕一半空间没有得以利用。另外一点,颜色只默认白色一种,用户不能自行更换,路面照明好的情况下,显示效果没有绿色鲜明。
4专用HUD膜能否改善白天/夜晚体验
我们在中午的太阳天,并且不是阳光直射玻璃(背对阳光)的情况中,体验了手机的HUD软件。在体验中我们发现,只有使用绿色字体的时候,肉眼才能在前挡风玻璃上看到一点点反射的光线,而且是果非常不明显。
白天显示效果完全看不清楚任何信息
白色字体的导航软件几乎看不到任何显示。而即便是用专用的HUD反射玻璃膜,虽然反射的亮度相对提升,但是依旧不能算是正常可视的水平。可见手机在白天(晴天)当作HUD来使用,基本是废了。
相比白天,晚上手机屏幕充当HUD显示的可视效果明显提升,当然对于颜色来说仍然是绿色最为醒目。但是在看清楚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重影”
重影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厚度亦或是层数造成,如果原车不具备HUD功能,车主自行安装的设备都会出现重影现象。如果原车有HUD功能,那么在对应的反射玻璃位置一般会做单层处理或者降低透光性。此时我们使用了号称可以抵消重影的专用贴膜,结果由于该膜只是降低透光率表面加入更多灰黑色,但仍阻止不了前挡出现重影现象,当然只能说HUD投射亮度以及重影问题有一定的改善。
5手机HUD三项短板是硬伤
最后回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用智能手机来实现HUD投影效果到底靠不靠谱,总结来看,因为用户需求不同,对效果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先说说无法避免以及客观存在的缺点
缺点:
1、手机续航是短板:通常3小时达到续航极限(3小时虽不短,但平时还的用啊)
虽然本文中没有特意写这一部分内容,但是笔者与好伙伴特意在深夜跑了一趟京平高速,因为这一段路包含了高照度的市中心环线以及漆黑一片的京平高速。其实是为了测试显示效果,但实际却发现手机在满电状态,屏幕保持最高亮度仅持续了3个小时。
续航/安全是问题(图片来自电影截图)
2、行车安全寸隐患:即便加装防滑垫+反光膜但横屏竖屏只能2选1(别出事故,否则随时花脸)
在视频中,测试编辑仅仅正常走个直角转弯,手机就受惯性产生位移。可想而知,如果行车中遇到事故,那么手机就成为了会飞的板砖了。
3、白天基本无法使用:如果有专用HUD反光膜,手机亮度很强,在阴天的时候也是有效果的。
只要艳阳高照无论是直对太阳还是背对太阳,手机用作HUD的效果都是非常非常微弱,只能看到前挡玻璃上一些微弱的颜色,具体度数无法识别,即便使用专用贴膜,也只能努力辨识才能看清,这样的体验违背了HUD的使用初衷,同时对行车安全也会有影响。
当然优点方面就见仁见智了,在我看来,希望车内氛围有科技感,而又不想花钱买专用的HUD设备,用手机代替效果足够。但只适用于临时或偶尔的夜晚使用。并且手机软件的样式、功能包括颜色可以自定义。用手机当HUD的视觉美感要比加装HUD设备要来的实惠。看完这篇文章相信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个人认为无论是专用加装的HUD设备,还是用手机当作HUD设备,都远不及原车自带的HUD靠谱。反正实用主义的我是不会为这种“伪需求”的产品埋单的,如果想玩玩,手机也就够了。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