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音助手危急时刻不可信
Siri一直被认为是语音助手的”鼻祖“,自2011年推出后就迅速的带动了整个行业都开始玩语音助手。现在三大系统都各自有自己的语音助手应用,除了系统提供商再做外,现在很多的互联网公司也都开始兴起,而且还有一些国内的手机厂商也都参与了进来。在推出自己的手机同时也内置了自家开发的语音助手软件。可悉数一下这些语音助手软件,知名的不下10个,更别说一些都没听说过的了。这些语音助手每个都貌似很强大,在功能宣传上都称,能帮你打电话、发短信、提供生活应用帮助等等,各式各样的主要你动动嘴都能为你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可是这些功能实际使用起来真的如宣传的功能一样强大吗?难得我们以后真的可以与手机进行贴心对话吗?今天我们就来实际分析一下。
语音助手类应用不实用
现在的语音助手类软件打个比方,它就好比一个蹒跚学步的稚童,没事儿了,逗他玩玩还行。真到用时,未必能及时起到帮助作用。就以最近刚刚发布的一款语音软件来说,该公司依托自己出色的搜索引擎而推出的“强大”的语音助手,功能看着挺多,其实能用到的没几个。先来看看截图吧,看看它都是怎样回答的。
如果用户真在危急时刻遇到这样的问题,使用这类语音助手有用吗?它都回答了些什么。“我被人绑架了”居然告诉我“可怜的孩子”,我该当其是一种幽默呢还是幼稚呢?对于一些建议性的回答同样也值得吐槽,本来用户遇到一些紧急状况需要它来提供帮助,可不但没有给出合理的建议,反而只是一句不痛不痒的“别担心,我帮你”。对于类似这样的回答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吐槽了。
很多人使用此类语音助手可能会觉得给他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会比较容易些,但实际上,通过这类语音助手来帮你反而效率下降了不少。很简单的一两个步骤,它可能需要三四个步骤才能解决,前提是你的普通话一定要非常标准,保证它能准确的听懂,再者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等待它反应,帮你调出相应联系人或者应用程序。
2打电话发短信使用语音助手太拖累
我们实际测试,使用一般的语音助手软件来给某人打电话,它首先会根据你发出的语音指令利用网络返回到云端的数据库来解析语音,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帮助到用户,它会将从数据库获得的内容最快的反馈到用户手机端。解析快一些且网络速度较快的环境下,反应两三秒钟不管真确与否都会有所反馈,如果是2G网络,最少得五秒钟才会有反馈。
语音数据库指令分析图(图片引自拓展台湾数字典藏)
反馈得到手机端后,并不是直接帮助用户联系相关联系人,而且为你先在通讯录中找到该联系人,并询问你是否要给该用户拨打电话,如果你确认,那么才会跳转到正式的拨打界面。这一切操作都是在理想状态下最短时间完成。数一数,最少需要五步:启动语音助手-告诉它-查找联系人-确认-拨打。那么我们直接使用拨号器拨打:进入拨号器/通讯录-找到联系人-拨打,仅需三步,有时甚至只需两步就可以完成。
直接拨打电话或者使用语音输入法发短信方便快捷
通过这类语音助手拨打一个电话是有多么的费时费力,同时还费流量。不但没有起到快捷智能的作用,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效率也大大下降。试问,谁会在给某人打电话时绕这么多弯完成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呢?如果有,那恭喜您,你的生活状态很好,时间很充裕。
说完了打电话,那用它来发短信呢?这就更让人堵心了,所耗费的步骤以及时间你都能与这个联系人面对面见到了。再者,现在的大部分第三方输入法也都加入了语音输入,如果您实在懒得打字,使用语音输入也要比语音助手靠谱。
最后我们在来列举一个很多人可能会用到的备份定时提醒功能。就个人实际测试来讲,部分语音助手这一功能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就实在是太不让人放心了。我们设定测试时间一分钟后提醒,语音助手也听懂了,而且也为我们设定了。看着感觉很美好,其实,当一分钟后,我们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提醒。更别说设定未来某一时间点的提醒了,如果想要靠这些不是太靠谱的部分语音助手来帮你规划未来时间,那就等着错过重要约会吧。
3好东西还需要慢慢学习
虽然提醒这一功能每个都有,但可靠的却不多。有一些做的比较出色的语音助手这一功能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总之这一功能差强人意。
那么要说这类语音助手没有一点优点,也不客观。毕竟有些服务还是提供的比较好的,例如查询天气、查询出行线路、查找周围的商场、讲个笑话或者打开手机应用等等都还是不错的。具体的优势体现我们会在专门的文章中有解读。
最后,对于这些语音助手类软件想说一些个人的看法。用乔布斯对Siri的解释:Siri叫人工智能,而不是语音搜索。现在我们常常看到的大多数语音助手类软件其实还没有完全的转变到人工智能方向,还处于语音搜索的摸索前行阶段,想要真正转变角色,从一个内容的提供成为手机中的贴心死人助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学习需要加强。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