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七彩虹风格 竟然先从乔布斯兴起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不要误会,这次和大家探讨的是苹果Logo,看过《乔布斯传》的读者都知道,乔布斯在公司地位就是“国王”,国王是一种什么样的需求?就是连吃饭好坏都需要亲自指点。乔布斯不就是吗?乔布斯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究竟细致到什么程度,苹果总部的素食烹饪厨师都亲自挑选。这样的企业,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级的科技企业,乔布斯一直奉行一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最直接的翻译就是:“永远不要满足”
而作为一个企业的符号,也就是Logo。不用说。必须要经过乔布斯亲自过目。比如20多年前的七彩虹Logo。
但是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位设计师,这个人就是Rob Janoff,苹果Logo的设计者。这位设计界非常有名的大师在1970年大学毕业后,他运用在学校中所学到的设计技术和高科技小硅谷机构客户进行沟通合作。1977年初,他开始在里吉斯·麦肯纳,帕洛阿尔托成立的广告公司工作。开始后不久,罗伯的创意总监选他为他们的新设计企业形象,同时还包括客户,苹果电脑。选择他是因为他丰富的科技工作,与他的能力在抽象概念形象化。没有人想象他可以设计出如此简洁的苹果Logo。而苹果的成功也让这位设计天才逐渐被更多人知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设计师。
下图为苹果logo的历代进化图,可以看到1967年的苹果logo真不算好看,首先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一个科技公司的杰作,图片过于复杂,没有突出一家专注于简洁设计公司的特点。因为当时的设计师(苹果三大创始人之一)崇尚古典美学。
彩虹配色设计 乔布斯亲自挑选
在1977年,Rob Janoff接到苹果的设计订单,他回顾当时这个Logo将随着Apple II一起发布。最初,乔布斯还是觉得这个Logo太卡通,太可爱了些。但幸运的是,他最后选择了一个比较个性化的咬过的Logo。而根据那个形状,而后来Rob Janoff又给了乔布斯很多其他图案的版本,如纯色的,金属的。
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Rob Janoff。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Apple II是第一个用于个人和家庭能在屏幕上显示彩色图案的电脑, 所以Logo要设计的让每个人都容易接受,特别是年轻人。这可以让乔布斯把电脑更容易的卖到学校去。乔布斯喜欢这个点子。现在看那个Logo其实并不是那么感觉很具革命行的,但当时不一样。Rob Janoff确实听到了来自苹果公司内部的很多反对的声音。其中一个还是公司的上层,他说如果这个新的公司要生产这么多种颜色的产品,那估计它没开业就倒闭了。
但是,乔布斯很喜欢。乔布斯是一个很有洞察力的人,他喜欢这个Logo的个性化。在那个年代,电脑是让人感觉很高科技的东西,而生产电脑的人也喜欢给电脑取个类似什么TRS-80这类名字,而乔布斯要让人们觉得电脑并没有那么高深,所以其实乔布斯把电脑的名字叫做Apple II并配上那个Logo。
其实这种彩虹Logo代表苹果当时希望的三点重要因素:
1. 更加人性化,表达苹果User-friendy的理念。
2. 强调Apple II可以显示彩色图像的独特性。
3. Steve job希望这些计算机可以吸引到学童。
Rob Janoff回忆:当这个LOGO出乎意料地蹦进我的视线,这种感觉有些像灵魂出窍一般。就跟突然看到自己设计的印刷广告或是电视广告的感觉是一样的。但是这种感觉只会持续个1到2周。虽说LOGO这么些年来已经变了不少,但是它始终跟我30年前设计出来的基本外形和概念一致。
笔者感悟:
自始至终笔者最喜欢的设计还是2008年苹果巅峰时期的标志。
这个标志也是iOS 6之前开机画面,一道印痕划开了苹果新世纪大门,大气、金属感十足、卓尔不群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