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对于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来说绝对是最为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个中国的3G元年里谁抢得了先机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三大运营商在初期的宣传均十分的卖力并将自己网络的额特点一一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单其实只要大家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在这些宣传中三大运营商无疑将自己在速度方面的优势作为自己宣传的重中之重,因为在中国的消费者心中3G就是快速网络的简单代言。而我们大家似乎也默认了这种说法,各大媒体在拿到上网卡之后不约而同的展开了他们对于网络速度方面的测试,因此便有了铺天盖地的各种测速报告。什么电信EVDO下载速度超越2M的固话宽带,联通WCDMA的HSDPA下载速度已经接近600KB/s等等。
然而在我们大家的实际使用中也许曾经是达到过这样的速度,但随着时间的推荐我们的上网速度越来越慢,有得时候甚至连网页都无法打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网络质量的急剧下降呢?笔者也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因此打开电脑求助了google这位老师。在一番搜索之后终于找到了部分相关的答案,也许并不全面但还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电信上网卡
谷老师是这样说的:“实际上影响网无线络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障碍物的阻隔、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同一基站下的用户数量、用户的网络习惯、天气条件、人为的屏蔽等等。不过结合到我们大家的生活中并排除掉那些不可抗力的影响,实际上真正能够影响到我们网络质量的只有用户的网络习惯、同一基站下的用户数量和障碍物的阻隔这三点了。”不过考虑到大家使用网络的环境相对固定因此笔者将用户的网络习惯和同一基站下的用户数量看作了影响我们网络环境的头两大元凶。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笔者猜想的那样呢?大量的用户集中使用是否会大幅度的降低网络质量呢?通过下面的测试我想大家便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为了验证以上的两个猜想,笔者变相的使用了分时间段检测的方式来取得证据。虽然大家每天做的时间不尽相同、上网的时间也不太一样,但在一个总体的概念下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因此这也就造成了每天的不同时段上网的人数也一定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我们在不同时段测得的网速也就应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了。
测试前的讨论工作
在选定了测试方法之后我们立马展开了对于网络速度的测试。为了尽量的减小其他因素对于测试的影响,我们固定了测试的位置,并且尽量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夸张了一些,笔者只是在恒定26度的房间里进行测试,并且门窗紧闭以减小环境的影响,同时大夏天的应该不会有人盯着大太阳在外面上网吧,因此这样的环境也应该是大多数用户所处于的环境)。同时为了使得我们的测试结果更具有实用的价值,笔者选择了目前网络质量最为稳定,同时用户数量也是最为丰富的中国电信EVDO网络作为测试环境。同时考虑到电信在3G资费方面的优越性因此在未来的短时间内电信的EVDO网络应该还是市场的主流。
而在测试时间段上我们选取了下午2点到夜晚2点这12个小时作为我们的测试时段。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正对于中国网民的习惯,午饭后的时间以及晚饭到睡觉前的这两段时间内是上网密度最为集中的时段,换句话说在这个时间段里最容易出现同一基站下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的现象。至此笔者终于确定了自己测试方案。下面的内容就是对这侧测试结果的一下展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