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蓝牙我想使用手机的用户没有几个不知道这个词的,蓝牙是一种全球通用具有公共规范的小范围通信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PDA、平板电脑、耳机、音箱、汽车等多种领域,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传输技术。利用蓝牙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简化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便捷和高速的传输数据。蓝牙技术最初由爱立信提出,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逐步进化到了拥有更远传输距离、更高传输速度、更具安全性的蓝牙4.0版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蓝牙不同版本的发展过程。
一统小范围传输江山 蓝牙版本发展史简析
关于蓝牙这个词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蓝牙这个词起源于十世纪的一位丹麦国王Blatand,由于这位国王非常喜欢吃蓝莓,而每次吃完蓝莓他的牙齿都会变成蓝色,所以有人就为这位国王取名蓝牙,而后来爱立信公司在研发蓝牙技术时借用了这个传说中的蓝牙一词,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截至目前蓝牙技术产生了6个版本,分别是蓝牙V1.1、1.2、2.0、2.1、3.0、4.0,而从1999年确立的蓝牙V1.1开始,到今天蓝牙技术已经走过了15的个年头,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在这15年里蓝牙技术是如何进化发展的。
不适用与个人用户的蓝牙V1.1与V1.2
蓝牙V1.1版本在1999年被确立,当时由爱立信、IBM、诺基亚、英特尔、东芝等业界领导者一同制定了早期的蓝牙技术标准。1999年蓝牙V1.1版本是最早期的可用于商业用途的版本,它的数据传输速率为748-810Kbps,不仅速度较慢,还非常容易受到同频率产品之间的信号干扰而影响传输质量。所以这一版本相比如今的蓝牙V4.0简直是无法接受,于是很快便孕育而生了蓝牙V1.2版本。蓝牙V1.2版本的传输速率同样为748-810kb/s,而该版本最大的改善就是在V1.1版本上被人们诟病的信号干扰问题,研究人员利用跳频技术解决了同频率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
尽管信号干扰已经不再称得上是大问题,但是由于当时的蓝牙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较高的设备成本和非常大的耗电量使其无法在个人通讯设备上,而智能使用在一小部分商业用途上。而蓝牙V1.1和V1.2版本只能以单工方式工作,不能满足音频数据传输需求,而使其的实际使用效率变得非常低。
推荐经销商